找到相关内容323篇,用时2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说当来变经讲记

      第二、“不求名闻”:名闻包括、七情六欲,这是魔障的根源。修道人尤其要舍得干干净净,不要沾染,免得磨损道心。   第三、“质朴守真”:这是修行应具备的态度。前面曾说过,我们修行重实质不重...,当六根接触境界,而不被境界所转,心地清净,一心向道,自然能够荷担如来家业,作弘法利生的工作,这就是出家人应修的道业。出家人所要做的是修行办道,并不是舍弃世间事,到寺院里图个悠闲清净,虚度光阴。 ...

    净空法师讲述

    |末法|净空|诵经|预言|末法时代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10/12/132634108.html
  • 重建道德与青少年教育—净空法师访谈录

    整个的精神、时间用在经典教义当中?如果不能够放下名闻利养,不能够放下的享受,古圣先贤的这种学问,你没有办法学习。古人读书,大家都晓得,寒士,读书人都清寒、清高,他把财产、钱财都没有放在心上,生活...认真努力去做,要赶快做。为什么呢?如果再过个年、十年之后,想做没有人了,师资找不到了。所以那个时候,朴老跟我谈的时候,他们有八老在一起合作,想做这桩事情,缘不成熟,听说八个人,现在大概只有一个存在,...

    净空法师

    |道德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6/104421454.html
  • 金刚经释(一)

    有法上。以般若波罗蜜的布施为例,菩萨修持布施波罗蜜,安住法界本性修实相布施时,对外境不起任何执著,于所施物的颜色、形状、大小皆不分别。凡夫人对物质有深重的实执,但在修布施度时,以理智观察抉择...中根者可以依名解其大意,下根亦能依名查寻此书。此经全名为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,藏文又名《般若之百颂》。般若是梵语,通常译经的时候有种文不翻,此处般若有多种含义故不译,本经以金刚比喻般若智慧,般若...

    索达吉堪布 著疏

    |金刚经释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0/2128141859.html
  • 关于喜舍行愿门(常辉法师)

    事,肯定得善报,不会生恶果。以此可获人天有漏之福,享欲之乐。若将此善行尽皆回向,求生西方净域,乃能离于浊,化生极乐。如果你定慧等持,慈悲双运的功德广大,岂不证得汝菩提萨埵之境界,生则快定生,...ldquo;普愿沉溺诸众生,速往无量光佛刹。”之深心、至诚心、回向发愿心落实在救助世间   苦难的人群中。愿彼衣食丰足、疾病消除、灾恶不临、苦难永除、饱餐法味、尽偿常乐我净之乐。愿彼之火...

    常辉法师

    喜|舍|常辉|菩萨行|菩提心|慈悲喜舍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1/0735471904.html
  • 佛教奇事谭

    、观无量寿经及阿弥陀经等净土三经中有明明白白的记载,并由印度的龙树、世亲两位大菩萨各著论称颂弘扬,经过东晋慧远大师以来的历代高僧修持显扬,绝对不是无法实现的幻想;只要你当下了悟,远离的烦恼,...许多事理就会变色,失去了真实,造成“色令人目盲,五音令人耳聋”的现象,我们如果像这样从世俗知识的门径夹缝中衡量佛教里面的奇人异事,也很容易“以管窥天,以蠡测海”,无法掌握到真实的实相。佛经里面“...

    星云大师

    |星云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3/2328513337.html
  • 地藏本愿经讲记㈠(圣一法师)

    等施。    “尸波罗密”:众生自性无染——不染,使到三业清净。炎口所谓“身业清净,证无上道;口业清净,证无上道;意业清净,证无上道”。    “羼提波罗密”:自性无生,所以一切恶念、惑念,皆...为人的根机不同,佛说的法就多了。释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,降生印度迦毗罗国,十九岁出家,年参学,年苦行,三十岁便成正觉。说法四十九年,讲经三百余会,所说的经中,有一部地藏经。何故佛要说“地藏经”呢?因为...

    圣一法师

    |地藏经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8/0830025342.html
  • 佛教奇人谭

    ”凡夫愚痴只贪图眼前不当的享受,而不顾果报的痛苦,好比看到剑上涂了一层蜂蜜,赶忙张口去舔,蜜虽然吃到了口,但是舌头也割破了。而菩萨能以无限的智慧,洞察的享乐即是未来鼎镬之苦的根源,...   三、从智慧看佛教的奇人 四、从慈悲看佛教的奇人   、从神异看佛教的奇人 、从精进看佛教的奇人   各位法师、各位护法信徒:   我们时常对现代世界中的各种奇人异事感到惊讶,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星云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9/1538005701.html
  • 佛教的慈悲主义

    贪恋繁华,为所动,实际上他在之中,更容易修行,更容易得道,由于他对妇人一家的慈悲,因此使他早得道,也因此被供奉在中间,接受万民的礼拜。三师弟的作法乍看不是慈悲,其实是充满方便智慧的慈悲之行...微小的一句话、一件小事,实际上这一句话、这一件事的帮助,影响力巨大,这种瓢饭滴水的微小慈悲,也能成为广大的慈悲。 ()一念的慈悲、无限的慈悲   偶然生起的一时慈悲叫一念的慈悲,而诸佛菩萨的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星云|慈悲|菩提心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0/0743285904.html
  • 生命的终极关怀

    字洪名,乃十方众生往生净土之真因,众生称念,必得往生,此为阿弥陀佛本愿之救度,故善导大师言:‘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,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。’一切善恶凡夫,临命终时,若缘,则堕入三途道...往生彼极乐净土?阿弥陀佛于无量劫前,为法藏比丘,于世自在王佛前,劫思惟弘发四十八大愿,不可思议兆载永劫广修度万行,成就了依正庄严之极乐世界,成就了万善万德之字洪名。其第十八愿,誓言救度十方每一众生...

    信愿法师

    |临终 助念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0/2009226029.html
  • 疾病与健康

      6:触(接触)色,声,香,味,触,法。   7;受(感受外境的苦于乐)   8:爱(贪爱)   9:取(执着的占有心)   10:有(有了善,恶行为)   11:生(...爱)   a:外贪—对境界,男女身分,心生贪着。   b:内外贪—于他于己,起贪染心。   c:遍一切处—于所有外境,心生爱着。   2:嗔(憎恨)   a :非理嗔—没有外因...

    shi_jin

    |人生|宇宙|健康|疾病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1/0942496526.html